炒酸枣仁炮制工艺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关键词:酸枣仁,炮制工艺] [热度 ]提示:此作品编号wxzs0210,完整版为【word版本】 |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1]。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别名枣仁、酸枣核、山枣仁。其性味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等功效[2]。近些年来,随着中药的不断被重视,与中药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酸枣仁的炮制工艺和药理作用开展了极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酸枣仁的炮制工艺出发,对它的现代研究以及药理作用的进展情况综述。
1 酸枣仁炮制工艺的研究
酸枣仁炮制最早见于南齐刘涓子鬼遗方, 其中白薇散用炒枣仁治疗不眠。南北朝刘宋时期雷公 炮炙论中有凡使, 采得晒干, 取叶重拌酸枣仁, 蒸半 日了, 去尖皮了, 任研用[2]。这是迄今见到最早关于酸 枣仁净制要求去皮尖的记载。到了宋代小儿药证直 诀中要 去皮秤炒, 并且出现了大量炒制要求的记 载, 如太平圣惠方中微炒、 炒令香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凡使, 先以慢火炒令十分香熟, 方研破用, 女科百问 酒浸去壳研等法。元代丹溪心法有酒浸;世医得效方 酸枣仁微炒去皮等, 出现了 用辅料炮制的方法[3]。明本草纲目有 用仁, 以叶拌蒸 半日, 去皮、 尖, 炒仁研汤服的方法。除沿用前人炒法, 酒浸, 蒸制等法外, 明代还有普济方 去皮隔纸 炒、炒令香熟为度,浸去皮焙[3]。在炮制时间和程度上, 明代炮炙大法提出炒后 勿隔宿, 清得配本草有 临时炒用,本草求真则 进一步说明 炒久则油枯不香, 碎则气味俱失, 便难见功。炒制程度要求微炒、 炒黄、 炒爆, 炒令香 熟等, 可见酸枣仁的传统炒制, 要求轻炒, 微炒至香即 可, 不可炒过, 过则油枯不香; 炒后搁置时间也不宜过长, 否则气味散失, 均影响疗效[4]。 以上历史沿革说明酸枣仁最早的炮制方法是炒 制, 炮制的原始意图是治疗不眠, 后人逐渐在炒制的基 础上增加了蒸制,加辅料炒,但是沿用得较少, 还是以炒制法为主流一直沿用至今。
2 酸枣仁化学成分的研究
2.1酸枣仁的现代炮制研究
生、 妙酸枣仁都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有人在制剂中发现,炒枣仁在捣碎和制成煎剂过程中,均具有芳香气味[6]。 药理实验证实,酸枣仁对大白鼠无论白天或夜间,正常状态或病理状态下,均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呈现镇静催眠现象,经大鼠与小鼠试验无毒性发生,久炒油枯后失去镇静效能,生酸枣仁对大鼠无兴 奋作用[7]。用小鼠药理实验分别观察生、妙酸枣仁水煎剂对动物产生的镇静催眠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生、炒酸枣仁对中枢神经系统均呈现镇静安眠和抗惊厥作用,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有关生、炒酸枣仁作用不同,生用醒睡的记载,可能为误传。
2.2镇静催眠有效成分的研究
据报道,酸枣仁甲醉提取部位分离出六个化合物:三个中性皂贰,二个黄酮及一个酚性化合物阿魏酸[10]。 动物实验证明,......
......
本文献综述作品由 毕业论文设计参考 [http://www.qflunwen.com] 征集整理——炒酸枣仁炮制工艺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