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论文目录

关键词: python matlab plc 单片机 dsp fpga 仿真 stm32

神经肌肉阻断剂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关键词:神经肌肉阻断剂]  [热度 ]
提示:此作品编号wxzs0040,完整版为【word版本

以下仅为该作品极少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购买完整版!
神经肌肉阻断剂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摘要:了解肌松药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等情况。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神经肌肉阻断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概括。目前用的最普遍的肌松药是胺基甾体类神经肌肉阻断剂,它具有非常刚性的骨架结构,所以其立体构象因受该刚性骨架限制而比其它长链类神经肌肉阻断剂更加稳定.本论文重点介绍胺基甾类神经肌肉阻断剂。胺基甾体类神经肌肉阻断剂一般通过在其母体上A环和D环进行修饰得到不同的化合物。

关键字:神经肌肉阻断剂;胺基甾体类;研究进展

1 前言

在肌松药应用之前,气管插管一直是麻醉医师的一个严峻挑战,肌松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过去依靠深度麻醉以获得肌肉松弛的局面[1-2],从而减少病人为麻醉所付出的生理代价,可在合适的浅麻醉下辅助以肌松药即能满足手术要求。最开始出现的是箭毒,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生物碱,几个世纪之前箭毒是被南美亚马逊流域的印第安人用来猎杀野生动物从而来获取食物的,在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早期的一些探险家和植物学家开始对箭毒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便奖箭毒的样品带回欧洲进行研究,不久,箭毒便成为揭示神经肌肉信号独特理论的重要工具。1942年格里菲思和约翰逊第一次在临床上将(+)-筒箭毒碱(d-tubocurarine,1)应用于辅助麻醉,从而革新了陈旧的麻醉方法,开启了外科手术的新时代。1949年,单季铵化合物(+)-筒箭毒碱甲基化后得到二季铵化合物二甲箭毒(metocurine,2),后者比前者活性提高了2-3倍,而对自主神经和心血管的副作用要少的多[3-4]。氯筒箭毒碱是临床上第一个应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比较强,起效慢,时效较长,曾用于破伤风,狂犬病等。

二战以后,经济复苏,随着人们对神经肌肉阻断剂的持续而漫长的研究和开发,开创了神经肌肉阻断剂的蓬勃发展,一些非甾体药物相继上市,如琥珀胆碱、阿库氯铵、多库氯铵、苯磺阿曲库铵、米库氯胺、苯磺顺阿曲库铵[5-6]。近些年来,一些胺基甾类神经肌肉阻断剂相继上市。如泮库溴铵(Pancuronium bromide, 3,1968)、维库溴铵(Vecuronium bromide, 4, 1982)、哌库溴铵(Pipecurium bromide, 5, 1982)、罗库溴铵(Rocuronium bromide, 6, 1994)、瑞库溴铵(Rapacuronium bromide, 7, 2000)。此外,新的神经肌肉阻断剂SZ-1677 8正在做临床前研究工作,有望在不久上市。

2 神经肌肉阻断剂的研究进展

2.1 理想状态下的神经肌肉阻断剂

理想状态的神经肌肉阻断剂有如下主要特征[7]:作用机理为非去极化(即其作用能被胆碱酯酶抑制剂逆转),无未知的毒副作用,无迷走神经松弛剂活性(即无M样受体阻断剂活性),无组胺释放作用,无神经节阻断作用(即无N1样受体阻断剂活性),高效能,高选择性,无积累性,无活性代谢物,作用效果的可预见性,不与其他麻醉剂或外科手术辅助剂发生不良反应,对适应症具有最佳持续时间,在水溶液中稳定。

2.2 胺基甾体神经肌肉阻断剂的发展历程

胺基甾类神经肌肉阻断剂的发现是神经肌肉阻断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们的发现首先来自于天然产物。1960年Janot等从Malouetis bequaeytiana中提取出具有雄甾母核的季铵生物碱Malouetine[8-9]。经试验证明是一种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作用强度饥接近筒箭毒碱。以后Biggs等将四氢吡咯与雄烷的3位与17位连接,从而获得Dipyrandium。但经过动物实验和各种分析验证,其由于具有较强的迷走神经阻滞作用,能够导致......

......

 


以上仅为该作品极少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购买完整版!


本文献综述作品由 毕业论文设计参考 [http://www.qflunwen.com] 征集整理——神经肌肉阻断剂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相关毕业设计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