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州2井区泉四段砂体分布规律分析
[关键词:松辽盆地,砂体,分布规律] [热度 ]提示:此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包含【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稿】 作品编号:zykc0045,word全文:37页,合计:18000字 |
研究的主攻方向
建立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探讨层序地层与油气的关系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盆地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展布格局,深入分析古水流及物源方向,划分出各层段沉积微相,探讨沉积环境演化,预测砂体展布形态和规模,立沉积相模式,评价有利勘探目标,为盆地油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本次研究主要以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为基础,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3个方面的结论:
1)通过精细岩芯观察描述观察,结合泥岩颜色、岩相特征、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测井资料等沉积相标志,认为研究区扶余油层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相,研究区扶余油层发育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有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共6个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支流间湾、洪泛沉积,三角洲平原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洪泛沉积、决口扇和分流间道微相。
2)精细分析了研究区扶余油层不同河道砂体成因类型及沉积特征,进行了储层砂体沉积旋回的研充,并分析了其剖面和平面展布特征。浅水三角洲主要以细砂岩、粉砂岩沉积为主,层理规模较大,槽状、板状、块状层理、平行层理为主,其内部沉积旋回次数主要在3-10次。顺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多呈条带状;而垂直物源方向,砂体连续性较差,呈透镜状。
3)研究区扶余油层的沉积相演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发展性,水体逐渐变深,从三角洲平原亚相过渡到三角洲前缘亚相。FⅠ2时期河道砂体最为发育,规模最大,其次为FI1-2 、 FI1-1、FI3-2 ,FI3-2与FI1-3 时期河道砂体发育较少。
4)研究区扶余油层储层单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分为不同分流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分流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溢岸薄层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决口扇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分流河道砂体厚度最大,河道厚度范围在2-6.5m,平均值为3.5m;河道的宽度在200-580m,平均330m,单砂体宽厚比介于72-116。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较分流河道小,河道厚度范围在2.1-7.4m,平均值为4.2m,河道宽度在220-680m,平均450m,单砂体宽厚比介于83-130。
提示:此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包含【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稿】 作品编号:zykc0045,word全文:37页,合计:18000字 |
本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作品由 毕业论文设计参考 [http://www.qflunwen.com] 征集整理——松辽盆地北部州2井区泉四段砂体分布规律分析(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