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仕途不畅原因探析
[关键词:董仲舒,仕途] [热度 ]提示:此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包含【论文】 作品编号:lsx0117,word全文:11页,合计:10000字 |
引言 董仲舒,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今文经学的大师。他一生经历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据《资治通鉴》记载,他在汉景帝时任博士一直默默无闻,汉武帝时举贤良文士,献《天人三策》。董仲舒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之中。他的著作思想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并糅合阴阳家、法家、“黄老”等诸子百家思想,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思想的新儒学体系。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著名思想,为汉武帝所采纳,促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封建正统思想,影响中国长达2000多年。按理说董仲舒提出的思想学说符合汉武帝的“有为而治”,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西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繁荣做了贡献,理应受到提拔重用,飞黄腾达。但是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官职并不高,两次被派到地方任职,还有一次差点被杀头。这样的遭遇似乎不是很合理。下面将从三个大方面探究董仲舒仕途并不顺畅的原因。
.......
在对外关系方面的矛盾
西汉时期,居住在我国北部边境的一个强悍的少数民族——匈奴,正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统治着北方的许多小邦国。他们对中原地区早垂涎已久,中原地区属于农业地区,地大物博,生产技术先进,比游牧民族富裕许多,匈奴人经常发动武装掠夺,抢夺中原地区的财物,并且掳掠大量的汉人充当他们的奴隶,给中原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这是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是封建制度与奴隶制度之间的矛盾。匈奴对中原地区的侵略是非正义的,是蛮横的掠夺,而中原地区的反抗则是正义的捍卫民族的战争。对于是战是和,儒家与法家有着很大的分歧,完全相反的路线政策。
董仲舒是儒生,主张儒家思想,从他主张“盐铁私营”可以看出他比较倾向于“民生”,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待匈奴的侵犯推行比较和平的主张。他认为只要给匈奴丰厚的财物,匈奴就会改变侵略的政策。他说抗击匈奴会带来极大的灾难,甚至说“侵略所获,岁鉅万计,而和亲赂遗,不过千金,安在其不弃质而失......
.......
(一)他品行廉直,不会曲意逢迎
董仲舒这个人品德高尚,为人清正廉直,不太善解人意,不能揣摩上司的真正意图,不适合皇帝的用人方略,不懂得升迁之道。《汉书·董仲舒传》记载:“仲舒为人廉直[1]。”汉武帝虽然希望用儒学为其“三代受命”寻找依据,但他本人却是想追求霸业,开创汉朝盛世,传位千秋万代,因此他不会局限于儒学一些比较温和的方法,而是从诸子百家中各取其中对他巩固统治、维护封建政权有用的主张采用,因此他广开言路,选贤举能,用人路数多变。汉武帝用人注重能力,对品行、出身之类的方面却不是很重视,从他重用品行不正的公孙弘、出身低微的卫青、霍去病等就可以看出。董仲舒是儒生,本身比较重视礼仪和修养,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行为.......
提示:此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包含【论文】 作品编号:lsx0117,word全文:11页,合计:10000字 |
本历史学毕业设计论文作品由 毕业论文设计参考 [http://www.qflunwen.com] 征集整理——董仲舒仕途不畅原因探析(论文)!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