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新县制”制度设计及评析
[关键词:抗战时期,新县制] [热度 ]提示:此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包含【论文】 作品编号:lsx0040,word全文:20页,合计:13000字 |
“新县制”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实施的一种地方统治制度,以孙中山的“县为自治单位”为理论依据,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基层的控制,强化国民党的统治地位。本文探讨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县制”出台的背景,在“新县制”的设计理念、行政构架、民意机关的设计及其组织权限、党权统治的健全与加强、保甲制度与社会治理机制、社会发展机制六个方面,对“新县制的制度设计进行分析。“新县制”在地方制度建设、行政效率、基层社会整合力度以及抗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新县制”的制度本身和实施过程中对国家基层统治、民主、民生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
在“新县制”的14自治内容中,开垦荒地的目的是以低价转放给有需要的农民,但是由于经费紧张,荒地并没有得到大量开发,少地无地的农民并没有从中获得利益,农民的土地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经济条件也没有得到改善。再有,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民生问题,“现行的地方自治(指民主),大多与人民生活脱离,引不起他们的兴趣”[22],人民看不到“新县制”与自身利益有必然的联系,大多漠不关心,很少人会主动参与政治,使得政权落入了地方实力派手中,由于利益关系,他们大多会牺牲普通民众的利益。最后,战争年代,政府以抗战为由,无止境的征兵,使人民脱离生产;各种名义的摊牌......
......
从1939年颁布一直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溃败,“新县制”作为一种地方政治制度一直在实施。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新县制”的实施,改革了旧有的县政制度,精简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抗战需要;限制了其他党派尤其是共产党对基层的渗透,加强基层统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新县制”并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来实施,战乱年代,各项自治事项实施缓慢,甚至搁置不前。且战争年代,征兵征粮、派捐各种名义的负担都压在人民身上,忽略了民生,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阶级性,也使“新县制”从颁行之初就以民主自治之名,行专制之实,名义上标榜县有办理地方自治之权,不受上级控制,实质上却是听令于上级,办理上级委派事务。“新县制”实行的地方自治与人民的切身利益并无必然的联系,没有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使得民众参与地方自治的热情不高,缺乏群众基础。再有,各级行政人员缺乏且素质不高,不利于新县制的推行,所以,“新县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提示:此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包含【论文】 作品编号:lsx0040,word全文:20页,合计:13000字 |
本历史学毕业设计论文作品由 毕业论文设计参考 [http://www.qflunwen.com] 征集整理——抗战时期“新县制”制度设计及评析(论文)!